网络安全治理频出重拳

     

 

 

  2014年,对于中国互联网,对于世界互联网,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。这一年,中国接入世界互联网20周年,全球网民数量突破30亿。

  2014年,中国6.32亿网民猛然发现,带给他们诸多便利的互联网,有着令人恐惧的一面——个人隐私信息赤裸裸地曝光于不知多少人眼前,互联网发展已经对国家主权、安全、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。

  被网络安全影响的2014年

  对于中国网民而言,最直观的“网络安全”莫过于网络诈骗、网络暴力、网络谣言等常见的事件,而影响范围更大的,则是DNS大劫难、“心脏出血”等安全事件。

  2014年1月21日15时10分左右,国内通用顶级域的根服务器忽然出现异常,导致众多知名网站出现DNS解析故障,用户无法正常访问。虽然国内访问根服务器很快恢复,但由于DNS缓存问题,部分地区用户“断网”现象仍将持续数个小时,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国内网站受到影响。微博调查显示,“1·21全国DNS大劫难”影响空前。事故发生期间,超过85%的用户遭遇了DNS故障,引发网速变慢和打不开网站的情况。

  2014年4月8日,OpenSSL爆出本安全漏洞Heartbleed,被形象地形容为致命的“心脏出血”。利用该漏洞,黑客坐在自己家里电脑前,就可以实时获取约30%的https开头网址的用户登录账号密码,其中包括网民最常用的购物、网银、社交、门户、微博、微信、邮箱等知名网站和服务,影响至少两亿中国网民。

  2014年5月22日,eBay要求近1.28亿活跃用户全部重新设置密码,此前这家零售网站透露黑客能从该网站获取密码、电话号码、地址及其他个人数据……

  7大重点专项行动打响网络保卫战

  面对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,一场持续的网络保卫战也在2014年年初打响。

  2014年2月,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。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上,习近平深刻指出,“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”。

 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,中央网信办频出重拳,从打击网络谣言到打击网络淫秽色情、从加强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监管到铲除网上暴恐音视频……针对网络安全的专项行动接连推进。

  “扫黄打非·净网2014”:受理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的举报线索82402条,查办网络“扫黄打非”案件584起。

  “剑网2014”专项行动:国家版权局于2014年7月9日、9月2日、12月16日分三批通报了共30起网络侵权盗版案件。

  铲除网上暴恐音视频:自6月20日启动“铲除网上暴恐音视频专项行动”至6月29日,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已经接受暴恐类信息有效举报230件次,超过7成涉暴恐类有害信息来自于境外网站。

  打击“伪基站”:查处伪基站案件1996起,查获伪基站设备2537套,协助公安机关鉴定设备1367套,筛查涉及伪基站违法信息网站上百个,删除网上涉及伪基站产品信息近3000条,查处违法账号4000余个,清理相关信息5万余条。

  整治互联网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:全国工商系统检查互联网站16.9万家,检测互联网广告112.8万条,查处违法互联网广告案件5232件,罚没款5157万元。其中,行政罚款最高的案件罚款数额达190万元。

  整治网络弹窗:迅雷资讯弹窗服务已被关停。

  清理整治网络视频有害信息:重点清理5大领域:在线存储服务类网盘、微盘;智能手机浏览器自带APP下载服务及手机APP应用商店;微博、博客、论坛、微信等互动环节分享的相关视频链接;一些发布有害视频内容的无视听服务资质、甚至未备案违法违规网站;互联网电视等智能终端视频播放软件。据《法制日报》